42 收获-《续唐之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到了上次制作玻璃碗的地方,他发现无论是工作人员的数量、还是作业区规模的大小,都比以前壮大了不少。

    众人见到阿布的到访,都热情的同他打着招呼,脸上都流露着兴奋热切的表情,好像一个个拿到了好成绩、期待家长表扬的孩子一般,气氛顿时也高涨起来。

    李宝田走了过来,略带得意的说,他已经大致掌握了吹玻璃的法子,接着对其他人说:“小伙子们,将手里的活计都先停一下,咱们给先生演示一下咱们的最新进展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哄然叫好,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工具,一个眼睛灵动有神、名叫李正齐的小伙子说道:“李大哥说了,先生绝对想不到,他这么快就会掌握这个绝活的。”

    李宝田瞪他一眼,还不干你的活去。

    这个小伙子对李宝田的责备也不以为意,一边微笑着,一边在手里拿起一个铁钳。

    这时,旁边又有一个人走过来,帮着打下手。

    准备完毕,李宝田要开始作业了。

    他首先拿起一个长近一丈的木管,尾端是一个约两尺的铁管。

    李正齐用钳子夹开灼热的炉门,李宝田用铁管的一端在炉内的坩埚里,小心翼翼地挑出一团黏稠的、鲜红色的玻璃熔浆,另外一人又重新关上炉门。

    李宝田将木管架在一个铁架上,一边转木管,一边用力的吹气。

    另一端的玻璃黏浆略略鼓了起来,接下来,他把鼓起的玻璃黏浆放进一个铁制的模具里,依然边转边吹气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一个中间略细,两头略粗、形似葫芦的玻璃杯已经成型。

    他拎着成形的玻璃杯,慢慢放进旁边的水桶里;玻璃杯在空中摇摇晃晃,好像要掉下来似的。

    刚放进冷水中,灼热的玻璃骤然遇水后,顿然冒起大股的白烟。

    待到再拿出来时,玻璃杯上面布满了横七竖八、斑斑驳驳,丝毫没有规则、密密麻麻的裂纹。

    李正齐打开了另一个炉门,李宝田把玻璃杯放了进去,缓缓转动,并向阿布说道,这就是先生说的退火吧。

    生产出来的玻璃制品,经过了这道工序后,韧性、弹性都有了很大的增强。

    阿布在旁边一边点头,一边认真的观摩着,他之前也没有亲眼见过玻璃的吹制。

    在炉内重新烧制了一会儿,拿出那只玻璃杯,上面的裂纹已经修复如新。

    接着有人用剪刀小心的剪开上面的杯口,绵软的玻璃,好像煮熟的肉皮一样。

    李宝田又用一个铁钳夹着杯身,把玻璃杯放进炉门,让杯口在高温的作用下,变得光滑圆润,接着就是冷置、等待慢慢冷却了。

    一只崭新光亮的玻璃杯就这样问世了。

    阿布看着李宝田的熟练流畅的操作,以及和打下手的两人默契无间的配合,只能感叹一句术业有专攻,把玻璃制作这个工作交给李宝田,他知道自己算是找对人了。

    接着阿布又在里间的成品陈列室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,玻璃碗、玻璃盘、玻璃杯、玻璃管,另外在一个角落里还散落着一些玻璃珠。

    看着这些透明发光的玻璃器皿,阿布好像看到了一堆发光的金币,他笑着对李宝田说:“没想到李大哥技艺如此高超,这可是咱们以后发家致富的根本呐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