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六章 追思会-《药剂师筱筱随笔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蔡然摇摇头:“这倒是不知道,没有看丘吉尔发过,但是她对于这个大哥是发自真心的喜欢和爱护,大哥好像一直有些智力上的缺陷,丘吉尔从来就没有半点嫌弃,周末过节都带着全家人一起出门玩,家里关系也都很好。”

    这也是蔡然不愿意相信丘吉尔自杀的原因之一,和睦的家庭氛围,会给人无限的勇气去对抗逆境,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,,丘吉尔为什么就选择了这一条路?

    因此,姜无垠也越来越能接受蔡然的猜测,丘吉尔的选择背后,一定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,他不知道这样去调查一个已经逝去的美好生命,算不算是侵犯了她的隐私,但是作为喜爱她的读者来说,自然是不希望她死得不明不白的。

    姜无垠把在追悼会上那些作家的名字都记下来了,他在丘吉尔的微博里面搜索那些人的名字,又找到了他们的微博,也同样在他们那里搜索丘吉尔的名字。

    快速的查找这些人跟丘吉尔的关系。

    有趣的是,这些人出现的频率很高,而伴随他们的出现,除了海底捞之外,最高频的一个词,就是梨花社了。

    他在丘吉尔的文字中搜索关于梨花社的记录,也随手发给了蔡然,问他知不知道梨花社。

    蔡然很快回了信息:“梨花社是丘吉尔牵线拉起来的一个文学社,也都是他们玩文字的人的一个交流区,他们时常有活动的。”

    蔡然还发过来一个网址,是一个私人的论坛。

    丘吉尔点击进去,都是梨花社成员写的文章,很杂,散文、随笔、长篇短篇,应有尽有,看起来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文学社。

    姜无垠一篇一篇看下来,包括后面的回复、评论、探讨,他真是从小到大,没有看过这么多文字,二十几年来看的书,不如这两天看过的字多。

    但也有一些发现,丘吉尔跟文学社中每个人都保持着不错的友谊,但是其中一个女作者,跟她文风、文笔、作品类型都十分相似,可以说两篇文章摆出来,粗略看上去,都很难分清楚到底哪一篇是谁写的,唯一能有些线索的,就是同一件事情,丘吉尔倾向于看她的未来,看积极的一面。
    第(2/3)页